Seed的音乐基础

第一次看到《音乐之声》的时候,是我上小学没多久。学校统一给我们拍这个片子已经十几年了。年轻人不知道爱情,不知道二战的残酷,不知道爱国者对正义的信仰。可以说我们只是在看。但就是这首《雪绒花》在我脑海里萦绕了十几年,我情不自禁地轻轻哼唱。可以说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名副其实的“音乐之声”。

雪绒花,雪绒花,小而白,清纯美丽,伴着轻柔的曲调,轻声吟唱,描绘出雪绒花圣洁美丽的形象,能使心灵回归宁静。就是这样一首描绘雪绒花的歌谣,依旧以它轻柔的旋律,却在一个转弯处,希望你永远守护我的故乡,饱含着许多人深深的眷恋和悲伤。

《音乐之声》是电影界历史非常悠久的一部电影。自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发售以来,近55年来从未失去魅力。我个人是十几年前看的《音乐之声》,现在,还是忍不住再欣赏一遍,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就算没看过这部电影,听到电影里的歌也不会觉得奇怪。《哆啦a梦》、《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音乐之声》等歌曲至今为我们所熟知,而《雪绒花》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的音乐剧电影,由罗伯特·怀斯执导。这部经典巨作在第38届奥斯卡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音效、最佳电影剪辑五项大奖。它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放映,赢得一致好评。我觉得《音乐之声》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是因为电影所表达的感情是对全世界感同身受的,尤其是经历过二战的人们,他们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了。每次走到感情深处,都抑制不住情绪,摔倒了。我们常说音乐无国界。《音乐之声》使用了26首音乐,占影片总长度的46%,完整而深刻地隐藏了音乐之间的深情。父亲对孩子的爱,夫妻间的爱,对祖国的无限怀念等等交织在一起,一定要去看电影才能仔细理解。

我曾经认为玛利亚是《音乐之声》的核心人物,即使你看了三分之二的电影,我仍然有这种感觉。但是,当你坚持看到最后,你会发现,音乐之声的核心人物不仅仅是玛利亚,上校也是全剧的灵魂。诚然,玛利亚的热情、乐观、开朗和对音乐的热爱感染了上校一家,也让缺爱、调皮的孩子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可以说是玛利亚带来了音乐之声。但是,音乐的声音在上校身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赋予了音乐更多的内涵,包括对亡妻的悼念,对命运的迷茫,对爱人的愧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它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比如优秀的歌曲,动人的情节,饱满的人物塑造。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影片中两位主角玛丽亚和上校的形象塑造,因为主角们细腻的心理活动和实际表现决定了整部影片的思想内涵。

作为全片的核心人物之一,玛利亚的活泼和不拘一格很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剧中,第一个场景是群山,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山丘。随着镜头由远及近,导演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将玛利亚的歌声与广阔的背景融为一体。这是整部电影的开始,也是音乐的开始。虽然没有独白,只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是通过歌声传达出来的,但是玛利亚的性格一览无余,让观众一下子就感受到玛利亚的角色所透露出来的真实感。

就像影片开头玛利亚在群山中高声歌唱一样,她苦于修道院里的修女,常常找不到人。这一天,一位修女找不到玛丽亚,于是向院长报告。院长的几个德高望重的修女讨论玛利亚,给玛利亚的评价是她能带给人欢笑,但她不适合做一个合格的修女。因为按照基督教的说法,信徒应该终生侍奉上帝,做修女也应该如此。但玛利亚作为见习修女,按照规定是不允许唱歌的,应该待在院子里祈祷。根据几位资深修女的说法,玛利亚的行为明显是一种越轨行为。

正当几个修女讨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玛丽亚从门口冲了进来,于是就有了院长和玛丽亚谈话的情节。玛丽亚告诉院长,一方面,她无法抑制自己走进大自然,感受一草一木和群山,用歌声赞美大自然,甚至无法抑制自己说话的欲望;另一方面,她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不应该这样做。此时的玛利亚陷入了内心与她所理解的教义精神相矛盾的境地。此时,院长让她去上校家给七个孩子做家教。

影片开头部分的矛盾是大家对基督精神的理解。很多修女认为基督教的精神就是遵守规则,完成一个修女应该完成的功课,甚至连主角玛利亚也这么认为,这会导致她内心对自然的向往被规则折磨。尽管如此,玛丽亚还是遵从了自己的心。她对上帝是真诚的,但她也坚持遵循自己的想法。其实我觉得无论是玛利亚保持初心,还是院长对玛利亚的宽容和引导,都是基督教精神的最好体现,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一个好母亲需要许多品质。有句话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父母不用通过任何考试。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优秀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会继承父母的意志,上校家的孩子就是父亲教育方式的最好写照。玛丽亚第一次看到这些孩子时感到震惊。他们的父亲训练他们像士兵一样列队行走。可以说上校直接把孩子当兵了,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必须按他设计的那样井井有条。

看到这一幕,人们不禁会心一笑,想起电影《迷失俄罗斯》中的经典台词: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家庭会有这个问题,影片中描述的奥地利上校的家庭也会有这个问题。母亲早逝,只留下一群孩子和一个伤心的父亲。父亲因为母亲的去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他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让房间里有笑声。其实他避免接触现场,是一种逃避行为。

只有孩子们和上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玛丽亚到来,情况才开始好转。最能体现玛丽亚与上校不同,尊重孩子的情节是,玛丽亚坚持不用吹口哨来称呼孩子,因为在她看来,吹口哨是用来称呼动物的,而不是孩子。小细节表明,玛丽亚对孩子们的态度是直截了当的,把他们当成一群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最能体现玛丽亚母性光辉的是她对孩子们的宽容和关心。对于长期缺乏母爱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颗长期干涸的心迎来了一场阵雨。大女儿丽莎是《爱的年龄》的种子,她背着父亲暗恋着信使拉尔夫。那天和拉尔夫幽会后,玛丽亚从窗户进来时碰巧撞上了她。玛丽亚不像上校,一眼就看出了丽莎的处境。她没有选择去告发她,而是让她赶紧洗衣服,以免被发现。

雷雨之夜帮了玛利亚很大的忙,也许是因为长期无人照顾,孩子们特别害怕打雷,跑到玛利亚的房间。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开玩笑,一起唱歌,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玛丽亚的母性光辉让孩子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母爱。这种爱,伟大而平凡,像一场春雨,像一阵清风;有一种感情,无私宽广,绵绵不绝,友情深厚,永远不求回报,无私付出。

正如李斯特所说,音乐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受,体内的空气和血液都是与生俱来的。你不必说太多或做任何事。当音乐开始时,它突然变得清晰。当上校要去维也纳时,玛丽亚带着孩子们出去郊游,没有注意到上校的命令。她带着孩子们穿过田野,穿过麦田,穿过小溪,感受大自然的风雨,蓝天上漂浮的云朵,远处若隐若现的群山。他们来到了玛丽亚通常来的山坡上。风轻轻地吹着,女孩们在聊天,男孩们玩得很开心。

玛丽亚问孩子们,你们为什么要恶作剧?孩子们告诉玛丽亚,他们只是想引起父亲的注意。玛丽亚立即决定帮助这些孩子,教他们音乐,从最简单的“Doremi Fasolasi”开始。为了方便孩子记忆,她还编了一首歌,就是影片中的这首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哆啦a梦。

音乐,多么美妙的一个词!无论语言、身份、性别,七个音符的组合,都能组合成一首美妙的曲子。孩子是世界上最纯粹的代表。当音乐遇到孩子,就是大自然!拥有音乐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每一声都是人心所生,物极必反。正如海伦所说,“通过音乐和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玛利亚,正是通过音乐的力量,长久以来激发了孩子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和探索,让孩子在享受音乐带来的魅力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我看来,上校对《音乐之声》的诠释更加深刻,他真正赋予了音乐以灵魂和力量。影片前半部分,上校总是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待人,也以军事化管理的理念对待孩子。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古板、严肃、冷漠的海军上校,但当你仔细品味上校的一些细节时,你不难发现,在他冰冷的外表背后,上校是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深沉而伟大的爱。

在影片所有的歌曲中,《雪绒花》是最悲伤的一首。与其他歌曲相比,大部分都是玛丽亚教孩子唱的,往往以欢快积极的旋律为主调。《雪绒花》是片中上校表演的一段音乐,上校几乎只唱了这一段。上校在全剧里唱了两遍《雪绒花》,但同样的唱了两遍却饱含了他完全不同的情感。前者迷茫而悲伤,后者悲伤而坚定。两场演唱会的思想感情变化,其实就是上校的成长。

我们不妨从两次唱雪绒花的前因后果和他的思想感情来探究一下上校的心路历程。

玛丽亚刚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时,上校去维也纳找男爵夫人,让玛丽亚照看孩子。但上校走后,玛丽亚带着孩子们出去郊游,教他们唱歌,希望孩子们能表演一出歌剧,欢迎男爵夫人的到来。不幸的是,上校提前回家了,看着玛丽亚和孩子们弄脏了衣服,掉进了水里。他一时大发雷霆。玛利亚和上校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让玛利亚一怒之下收拾东西离开了。但就在这时,房间里传来了孩子们的声音。这些孩子用玛丽亚教他们的歌曲欢迎男爵夫人。

这是影片中非常经典的一段。上校听完歌后,刚刚瞪着玛丽亚的眼睛在听到这首歌时突然变成了怀疑,然后当他知道这其实是儿歌时变成了惊讶,然后当他快速走到客厅时,他看到了孩子们唱歌时的温柔和善良,并和他们一起唱了起来。我们可以注意到,上校和孩子们在唱歌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有一种氤氲,这是一首他自从妻子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听过的歌!他的眼神充满了深情,却又充满了悲伤,仿佛想起了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让观众感受到了他眼神中蕴含的巨大痛苦。正是在这个机会上,上校真正改变了对玛丽亚的看法。

晚上,上校在影片中第一次演唱了《雪绒花》。孩子们和玛丽亚一致要求他唱首歌,他接过了吉他。当他唱到歌曲第二段结尾:“永远守护我的家乡”时,眼神迷离。望向远方,他一定回忆起了和妻儿的幸福生活。

但当我们细细品味上校的眼神,结合时代背景,就能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入侵并同化奥地利时,整个国家正处于纳粹德国黑暗统治的前夜。在希特勒高压政策的威胁下,奥地利同意与德国合并。整个国家名存实亡。我觉得上校此时的眼神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或许,这正是古人所说的亡国仇富吧。

上校和玛丽亚终于发现,彼此才是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但是当他们度蜜月回来时,奥地利的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到处都是德国军队和纳粹分子。看似和平的合并,其实暗流涌动,只是纳粹吞并奥地利的掩饰。为了加强统治,纳粹要求权贵家中悬挂纳粹党旗帜。尽管大多数人不情愿,但由于纳粹的高压政策,几乎所有人都屈服于这个屈辱的要求。除了上校的家人,不允许上校在家里挂纳粹党的旗帜。当他回到家,他看到了他的朋友马克斯为了保护他而挂的纳粹旗帜,他把它拽了下来,撕成了两半。其实上校对国家的热爱远不止于此,但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来。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对别人怎么说德国非常敏感。在德国合并的背景下,大家都不敢冒充奥地利人,但上校敢。即使他的朋友马克斯试图说服他接受合并的现实,上校还是不顾自己的感受大发雷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校有了第二次演唱《雪绒花》的机会。柏林打电话给上校,让他去德国的一个海军基地工作,他的家人应该在纳粹的监管之下。这是爱国上校从来不同意的。然而纳粹势力如此强大,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妻子和孩子可能都救不了他们的命,于是上校决定带着家人逃亡。在上校一家准备逃离祖国的那个晚上,他们一出门就发现已经被德军包围了。无奈之下,上校以音乐会为借口,带着孩子们去听音乐会。纳粹一直强调德奥和平合并。为了给别人一种奥地利什么都没变的错觉,只能答应这个要求。

第二次唱雪绒花是全片的高潮,爱国情绪达到了顶峰。每当看到这一段,我都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正如他所说,“这是一首爱的歌。我知道你会分享这份爱,我祈祷你永远不会让它逝去。”歌曲唱到一半,上校哽咽着说不下去。他的妻子玛丽亚和孩子们继续唱歌。现场气氛达到巅峰。虽然场上的纳粹虎视眈眈,但所有奥地利人都和上校的家人一起高声歌唱。

雪绒花,雪绒花,我今晚就要离开。愿你永远保护我的家乡。......

《雪绒花》实际上寄托了战争年代德国纳粹黑暗阴影下勇敢的爱国者不屈的决心。充满了父亲对子女的爱,丈夫对妻子的向往,人民对国家的忠诚等复杂情感。两位主角的性格塑造决定了整部电影的情感基调。前半部分轻快明亮,后半部分深沉悲伤。可以说,玛利亚给这个家庭带来了音乐之声,全家人向所有澳大利亚人诠释了音乐的灵魂。

一部优秀的电影包含了各方面的优秀品质。以上基于两位主角,小的就是大的。其实影片中有很多角色,比如修道院修女的成长,男爵夫人和上校的交流。在整个环境中,Max其实是大多数奥地利上流社会的真实写照。他一方面嘲笑纳粹,但另一方面又想保存自己的心理。还有老傅,社会中下层,代表黑暗潮流来临时小人物的选择。所以,电影虽然讲的是上校一家,但实际上是整个奥地利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缩影。

相比战争片,这部电影是那么的温柔明亮,却又直击人心。强烈推荐《音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