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出奇兵两个重字的读音与意思

第一个读(zhong)的意思是兵力雄厚;第二个读(chóng)的意思是又一次,再一次。

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选自肖华著晨耕、生茂、唐诃、遇秋等人作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一***10个乐章。《四渡赤出奇兵》是其中的第四乐章。歌词如下: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zhòng)兵,压黔(qián)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扩展资料

四渡赤水战役概述

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初期,国***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的一次最直接较量。

毛、蒋战略思维的优劣,将直接体现在对战争全局的把握上,美国作家哈里森·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红军血战湘江后,其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石重创红军于湘江边,士气正盛又调集40万重兵进行围堵,双方对比为3万对40万!

双方兵力悬殊。在实际指挥中,毛泽东则紧紧把握调出守金沙江(长江)的滇军跳出包围圈,北上抗日这个战略目标,不计一战一役胜败,利用红军机动灵活特点,因势利导,牵着国民党大部队东奔西跑、疲于奔命,造成敌人的被动,寻机歼敌,最终巧度金沙江成功跳出40万包围圈北上抗日。

金沙江位于长江上游为红军北上必经之路,四渡赤水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