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毛麟角怎么解释
凤毛麟角:比喻难得而宝贵的人或事物。
凤毛麟角(拼音:fèngmáo línjiǎ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有两处来源,其中“凤毛”出自南朝宋代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麟角”出自唐代李延寿等著的《北史·文苑传序》。
“凤毛麟角”原义是指传说中的珍异动物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后用来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宾语,也作定语;含褒义;多用于书面语。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有的事物或人才;多用于书面语。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宾语,也作定语;含褒义。多作“为”“是”和“如”“像”一类词的宾语。修饰名词、动词时,常跟“般”“似”一类词结合成词组。
成语寓意
凤毛与麟角,都是传说中出现的稀有之物,人们将二者联合在一起,加强了稀有的程度。有杰出的才能,又有极高的道德修养的人是非常难得的,他们值得人们的称颂。
相对而言,清廉之官在古代是少之又少的稀有之物,所以人们不断地在呼唤“青天大老爷”,只不过,青天大老爷仅靠呼唤是不会有的,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