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歌剧的起源
发源于清干隆(1736-1795)的余姚滩泉,道光年间(1830左右)已流传海外,此时也被称为“鹦哥戏”。嵊县和余姚山水相连。在越剧诞生之前,“鹦哥戏”流行于嵊县农村。鹦哥的艺术家们经常在农闲时去打谷场,一个村子,用四个饭桶倒过来盖上,装上门板,搭起“草台”进行表演。嵊县民间艺人演唱当地汉族的歌曲和民歌并吸收“鹦哥戏”的曲调劝人善良、祝好运,后逐渐演变为坐在教室里唱歌,被称为“唱地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嵊县山南的、钱、高等艺人仿照“鹦哥戏班”在临安乐平村的一个草台上表演,宣告了越剧的诞生。
早年,越剧采用“拿来主义”,移植了《双发》、《绣莲彩》、《卖青炭》、《卖草》、《拾柴根》、《夜来香》、《走在广东》、《草庵相会》等72个鹦哥戏曲传统剧目,放在草台上表演。由于地方唱腔没有丝弦伴奏,只有演员帮着鼓点打节奏,所以早期越剧被称为“小曲班”、“好杜班”。
上世纪20年代,“小哥班”初生牛犊不怕虎,经绍兴、杭州到了上海。关于嵊县的越剧之乡,有两个轶闻:1918,童仲泰、金、花脸阿贵、蔡、小的《鹦哥戏》和《同道》(余姚、嵊县均属绍兴)。“小哥班”的艺人魏、张、马朝水能唱“鹦哥戏”的各种唱腔,并在小哥班借鉴使用。还有一件事,1920左右,上海“小世界”游乐园里有两个剧团在日夜演出,一个是金雪芬的“小曲班”,一个是余姚回龙的“鹦哥班”。《鹦哥班》里有个钢琴家叫劳秀春,课间休息时被小哥班的一个艺术家朋友请去看戏。他在《琵琶记》里看到一段对赵王娘的描写,舞台上只有“德都杜杜”的声音,太单调了。于是他回到鹦哥班拿二胡,试着和小哥班一起唱,听起来很和谐,后来发展成越剧的前期。因此,《中国越剧》一书中有如下一段话:
“绍兴是小哥班从农村到城市发展的第一站,进入的时间最早,大概是1907。为了发展自己,它首先向鹦哥班(余姚谭春天)和绍兴班学习,不仅在唱法、音乐伴奏和化妆表演方面,而且还移植和改编了他们的一些传统剧目。同时发展了“二戏”(肖丹、小丑)和“三戏”(加一个小学员),有时还和绍兴班一起演出。所以绍兴大班和鹦哥戏可以说是越剧的奶妈。”
正是因为越剧艺术采取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原则,才在短短的百年间,从曲园说唱成长为一个突出的、引人注目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