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婴儿抱起来后就不哭了?

没有比人类婴儿更可爱的生物了。

但是对于经常要照顾婴儿的人而言,有时候婴儿也是一个“怪兽”,它们会非常无理取闹地哭闹,无论怎么哄都没有办法安抚。但对于大多数婴儿而言,只要将它们抱在怀里,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慢慢安静下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婴儿在抱起来后就不哭了呢?

婴儿

关于婴儿抱起来后,网上有很多种解释,有育儿专家说婴儿在妈妈肚子里时经常听着妈妈的心跳,所以只要把他们放在胸口,再次听到妈妈的心跳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依旧在子宫里,于是会逐渐平息哭声。

但实际上,婴儿之所以抱起来后哭声就会停止,在进化论中也有一种解释。

人类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直立行走,据了解早在人类还在树上生活时,就会通过短暂地直立行走摘取树上高处的水果。等到环境发生变化,森林逐渐消失时,原本生活在树上的人类只好离开树木,到草原上生活。

草原上没有遮挡物,而且人类的奔跑速度并不快,一旦被天敌发现,它们就很容易被对方捕食,比如:恐猫就经常捕食地猿,而地猿也是人科家族的一员。

为了瞭望,人类远古祖先开始以直立行走的方式生存,而直立行走又给了它们一个意外之喜,那就是直立行走非常节约能量,这可以让它们行走的更远,有利于它们寻找到食物,甚至可以捡拾动物的腐肉为食。

千万不要小瞧动物的腐肉,要知道腐肉中不仅含有大量蛋白质,而且获取腐肉几乎不用耗费任何能量,相当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腐肉中富含的蛋白质使得它们获取的能量变多了,而变多的能量又被用于发展脑容量,就这样人类的脑容量不断膨大了起来。

然而,直立行走带来的弊端开始显现,由于直立行走时需要将重心放在两脚之间,否则人类就会像大猩猩一样一走一晃。而这又使得人类的盆骨变得较窄,而且非常崎岖,增加了女性生育后代时的困难。不断变大的脑容量又使得婴儿在出生时容易遭遇难产。

在这种两难的环境下,人类演化出了一种应对机制,那就是让婴儿提前出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类都是早产儿。

由于人类婴儿刚出生时发育并不完全,尤其是脑容量较小,所以人类婴儿在刚出生后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它们的一切行为都需要依赖父母。因此在这个时候,他们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为什么抱起婴儿后,婴儿就不哭了?

既然婴儿会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为什么抱起来后婴儿就不哭了呢?

首先,当婴儿哭的时候,细心的父母都会检查婴儿为什么哭,是饿了还是尿了、拉了等,只有当确认什么问题都没有出现,但婴儿依旧会哭时,父母才会将它们抱起来走走。

其次,婴儿之所以抱起来后就不哭了,其实是源于我们基因里潜藏的过往。我们知道,远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并不安全,人类在过去存在着许多天敌,再加上人类没有固定的住所,经常会迁徙到别处去。

而在迁徙的过程中,如果婴儿发出哭声,则很有可能会吸引天敌的注意,将父母以及孩子一起吞食。在这种淘汰的生存选择之下,在移动时发出哭声的孩子都会遭到残酷的淘汰,只有在移动时表现的比较乖的婴儿,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这种情况并不只有人类会出现,动物也会如此,比如:当猫妈妈移动小猫时,小猫也会表现地非常乖巧。当满地乱爬的小狗宝宝被狗妈妈叼住时,它们也不会挣扎。

经过几十万年的自然选择,人类的基因里已经形成了这种记忆,所以婴儿在移动时很少会发出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