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音乐家?

亨德尔·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1685-1759)是英国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师查豪学习作曲,后来在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和艺术总监。因为热爱世俗音乐,他于1703年移居当时唯一拥有国家歌剧的德国城市汉堡,开始从事歌剧创作。1704年,他在汉堡制作了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大获成功。1706年,他游历意大利,在意大利创作了许多歌剧、清唱剧和清唱剧,其中包括著名的歌剧《阿格里耶》。1710汉德尔移居伦敦,在汉堡和伦敦创作,不久成为英国音乐权威。1711的歌剧《里诺多》大获成功。在钱多斯公爵的支持下,他创作了清唱剧《以斯帖》和11钱多斯赞美诗。1717定居英格兰,1719得到国王的支持,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演出他的歌剧。这一时期有他最杰出的歌剧作品,如《丽达·米斯图》、《朱利奥·塞萨尔》、《塔梅尔兰诺》、《罗德琳达》。1726英国国籍。在20世纪30年代,亨德尔写了大量的英语清唱剧和清唱剧器乐,包括许多伟大的协奏曲。他一生创作了《阿西娜》、《奥兰多》等46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都是在伦敦创作的。后来由于反对势力的迫害,作品被禁,剧院被迫关闭。从1930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无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创作了32部清唱剧,其中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英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品有管弦乐《水上音乐》、《烟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其中以哈利路亚流传最广。1742年,《弥赛亚》首映。然后以一年两首左右的速度写清唱剧,一直写到1751,因为当时视力太差,不得不放弃。1742-1751时期的著名作品有《参孙与所罗门》,1759年死于伦敦。尽管亨德尔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但在他的整个作曲生涯中,他并没有使用巴赫的对位法。亨德尔的艺术特点是戏剧性和抒情性,他留给后世最大的艺术遗产是他的清唱剧作品。主要作品: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弥赛亚>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

莫扎特是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的一个宫廷音乐家家庭。他从十几岁开始就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天赋,一生作品极其丰富。他创作最重要的领域是歌剧,共22首,另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是交响乐,共45首。他的音乐创作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海顿等人的成果,而且对后来贝多芬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莫扎特可能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就连一生高傲的柴可夫斯基也称他为音乐的基督。有人曾说:“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手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个光明的时刻就是莫扎特。”

沃尔夫冈·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于萨尔茨堡。他从小就表现出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钢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1岁完成第一部歌剧,14岁担任指挥。可以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与音乐融为一体。

16岁时,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的管风琴师。虽然莫扎特在这期间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他受不了萨尔茨堡大主教的指手划脚和欺凌。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钢琴的仆人。他曾这样向父亲描述宫廷晚宴上的同伴:两个男仆,一个管家,一个点心师傅,两个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在厨师之上。最后,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自由作曲家,来到维也纳发展。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办音乐会和出版作品谋生。在此期间,莫扎特接触了巴赫和亨德尔的作品,认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思想。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令人惊叹。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音乐创作:“无论作品有多长,都是在我的脑海里完成的。我从记忆中取出我已经储存的东西。所以写在纸上的速度还是挺快的,因为一切都是完整的,它在纸上的样子和我想象的差不多。所以工作时不怕被打扰。不管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写作和说话。”可惜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却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冷死了,35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971 65438+9二月),他还在写作。不幸的是,上帝嫉妒人才。莫扎特留下了他未完成的安魂曲与世长辞,成为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虽然莫扎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总是带给人们真正的纯净之美。著名乐评人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这样评价莫扎特:“他的音乐是生活的写照,但这是一种被美化了的生活。虽然旋律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在不伤害身体或听觉的情况下取悦精神。因此,在莫扎特看来,音乐是生活中和谐的表现。不仅是他的歌剧,还有他所有的作品。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不是智力,总是表达情感或激情,但没有令人不快或突兀的激情。”

当然,如果要完整的评论莫扎特的音乐,绝不是近千言万语可以表达的。真正了解莫扎特,最重要的是听他的作品,他的一千多首作品中几乎每一首都是非凡的经典。

主要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剑侠唐璜

魔笛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皇帝”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c大调第41交响曲《丘比特》

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降B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

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

其他弦乐四重奏狩猎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早的代表人物。我从小就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他在伊斯特哈契公爵家做乐师。他的工作极其繁重,但他的地位很低。但他在艰难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到了90年代初,他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人。两次伦敦之行后,他写下了十二首伦敦交响曲,这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名扬全欧洲。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突出。他把交响乐固定在四个乐章的形式上,在配器上组成了完整的交响乐团,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常常透露出一种淳朴欢快的乡村气息。在四重奏的创作中,经常运用“说话原则”,即各个声部的主题像对话一样相互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美。此外,他还经常在音乐的发展中运用“主题灵活原则”,直接启发了贝多芬的“动机发展”。海顿也是现在德国国歌的作者。

主要作品:

交响曲“惊愕交响曲”

罗西尼(焦阿基诺罗西尼,1792 ~ 1868)

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三大杰出歌剧之一。出生于意大利贝萨洛。十岁时,他在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向蒂瑟学习和声,向马修学习对位法。受母亲作为歌剧演唱家的影响,他十四岁开始学习歌剧。十年后的《塞维利亚的剪发帅哥》,这部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剧歌剧杰作,是意大利喜剧的精华。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和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目的装饰和幽默欢乐的精神,并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技法,用管弦乐代替和丰富了古代钢琴仅用于音高提示的伴奏。威廉·泰尔,1829,反映了民族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过了近四十年,我不做戏曲了。在近四十部歌剧中,《灰姑娘》、《偷喜鹊》、《奥赛罗》、《摩西》等。

代表作品:

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泰尔》

乐圣:贝多芬(1770 ~ 1827)

现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教堂唱诗班的歌手。因为他很早就显示出音乐天赋,所以他的父亲强迫他夜以继日地练习钢琴。八岁开始登台表演,同时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1792赴维也纳深造,艺术进步神速,相信共和国,崇尚英雄。他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乐《英雄》和《命运》。序曲埃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我一生坎坷,没有成家。二十六岁开始失聪,晚年完全失聪。我只能通过一本谈话本与人交谈。然而,孤独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被封杀的封建复辟时代,他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仰,通过演讲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呐喊,写出了不朽的巨著《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发展,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流派;大大提高钢琴的表现力,使其获得交响的戏剧效果;也使得交响乐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音乐形式。他浓缩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之路。

贝多芬信奉共和主义,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与命运》;序曲《埃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的大师,开创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被誉为“音乐圣人”。

门德尔松(f门德尔松,1809-1847)

德国作曲家。出生于银行家家庭。1822以来,先后赴瑞士、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等地进行创作和表演活动。

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五部交响曲;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手指洞》和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十八首无词钢琴曲,以及各种题材和体裁的器乐和声乐作品。

门德尔松的作品风格优美生动,结构完整严谨,配器精致。他在1829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使巴赫的这部杰作在音乐界占据了重要地位。他还帮助舒曼建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舒伯特(f .舒伯特,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65438年至0805年,开始跟随父亲和哥哥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808进入帝国神学院。1812跟萨列里学作曲。

舒伯特创作了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和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和c大调交响曲、死亡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和《天鹅之歌》。

舒伯特是欧洲音乐史上艺术歌曲这一新的浪漫主义音乐体裁的先驱。舒伯特在歌曲结构、旋律、和声、钢琴伴奏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威尔第(居塞比·威尔第,1813 ~ 1901)

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帕尔马省布塞托。1832进入米兰音乐学院,但未被录取。后来,他跟随拉维尼娅学习音乐。1842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二部歌剧《纳布科之王》,获得巨大成功,成为意大利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中。他用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第》(1848)、《埃尔纳尼》(18744)、《阿尔兹拉》(1846)、《勒尼亚诺之战》(1849)。

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写了《弄臣》(1851)、《吟游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9)。1871 ~ 1872应埃及总督的要求,他为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仪式写了《阿伊达》。晚年根据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了《奥赛罗》(1887)、《福斯塔夫》(1893)。1901死在米兰。他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效果丰富,尤其是生动地刻画了歌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和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肖邦(法国肖邦1810—1849)

肖邦,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出生于华沙郊区1810。他的父亲是法国人,住在华沙的任中学,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6岁开始学习音乐。1830 165438+十月华沙起义前夕,肖邦离开祖国,经维也纳定居法国巴黎。

在维也纳,肖邦结识了许多西欧文艺界的重要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和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他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肖邦的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由于20世纪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肖邦受到了沉重的精神打击。离家在外;亲人和密友相继去世;两人都给他的身心造成了很深的创伤。1836年,他开始患上肺结核,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65438年到0848年,身体虚弱的肖邦去了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为流亡的波兰同胞举办了第一场音乐会。回到巴黎后,健康状况急剧恶化,最终于6月1849+10月17在巴黎去世。临终前,他请求亲属将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查理·弗朗索瓦·古诺(1818-1893)

法国作曲家,出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从65438年到0839年,他仔细研究了罗马的宗教音乐,并在创作中有所体现。他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1846)的作者。回国后担任合唱团指挥,创办古诺合唱团。

他在合唱写作方面的特长可以在歌剧《浮士德》中表现出来。《浮士德》写于1859,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它以古典名著为基础,音乐简单,乐器丰富巧妙。此外,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十余部歌剧、三部交响曲和大量宗教歌曲。他的《圣母颂》,配以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非常受欢迎,是隔代合作的典范。

舒曼(罗伯特·舒曼,1810 ~ 1856)

一位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从小就表现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天赋。我的父亲去世很早,从母亲的意图在莱比锡的海德堡学习法律,但他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音乐,并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年,他得到了母亲的理解,开始了音乐家生涯,师从著名钢琴家维克。因为急于求成,他断了手指,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批评。天性热情敏感,有民主思想。《新音乐》杂志创刊于1834,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风气,促进浪漫主义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曲,如《蝴蝶》、《狂欢》、《交响练习曲》、《幻想》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形容为美谈,促使他的创作热情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840年,他写了138首歌,称为《宋文选》。最著名的歌曲有:《桃金娘》、《诗人的爱》、《女人的爱与生活》等。后来又创作了《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四部交响曲和优秀作品。由于长期过度劳累,1856在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去世。

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嘉年华》、《大卫·爱莉斯》、《儿童场景与交响乐练习曲》、《蝴蝶》、《十二首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以及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爱》、《女性的爱与生活》等。

比才(乔治·比才,1838-1875)

法国作曲家。法国作曲家古诺之后,打破了意大利歌剧对法国的影响,将法国歌剧从浅薄和浮华中解放出来。

《卡门》是比才最好的歌剧,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受欢迎的歌剧之一。著名的《卡门序曲》以及其中的童声合唱和《哈巴内拉舞曲》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然而,比才独特的歌剧创作探索之路充满艰辛。他写了很多歌剧,在他那个时代不受欢迎,《卡门》的首演也是失败的,因为他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裸的情感让当代人感到震惊和冒犯。据说他为此痛苦地在巴黎街头徘徊了一夜。而正是因为受到评论家的攻击和嘲讽,《卡门》才连续上演了好几个月。比才在《卡门》上演的同年去世,年仅37岁。他生前并没有享受到杰出艺术带来的荣誉。但这部歌剧得到了外国音乐家的欣赏和好评,并预言“十年后《卡门》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事实上,不到十年后,《卡门》在五年后再次在巴黎上演时获得了巨大成功。

比才的音乐和音乐之路颇有启发。他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才华,在19岁的时候获得了罗马奖和奥劳巴斯一等奖。当他为法国歌剧开辟新路时,却屡遭失败。可见,任何创新之路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坎坷和考验。但历史最终总是公平的。比才的宝藏还包括为杜德克的戏剧《阿来城女孩》所写的音乐,这部戏剧后来被编为组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

李斯特(弗朗茨·李斯特,1811—1886)

出生在离奥地利边境不远的匈牙利小镇莱丁。1821年,我家搬到维也纳,跟车尔尼学钢琴,跟萨列里学作曲。11岁开始了辉煌的钢琴演奏生涯。在巴黎,他受到法国革命思想和文学浪漫主义的影响。吸收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的成就。1848之前,他在欧洲各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一代技艺非凡的钢琴巨匠。这一时期主要创作钢琴作品。1848-1861期间在德国担任魏玛宫廷乐队的指挥和音乐总监,大力支持进步作曲家,演奏他们的最新作品。1854年组织了“新魏玛协会”,几年后又组织了“全德音乐协会”,使魏玛成为当时音乐文化的中心之一。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部分交响乐作品。由于与塞恩-维特根斯坦公主的婚姻受挫,在一场关于歌剧表演的争议后,他搬到了罗马。接受了低级神职,但仍为慈善事业效力,奔波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从事创作和教学工作。教一群著名的钢琴家。他在维罗特探望女儿科西玛时死亡。

李斯特是19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家。受到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启发,他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莱门蒂和贝多芬的动感钢琴曲传统,发展出19世纪音乐会的炫目演奏风格。另一方面,他视钢琴为全能乐器之王,追求宏大的交响。他的演奏和钢琴音乐创作极大地促进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主要钢琴作品有:12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19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以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为基础的。《D小调奏鸣曲》虽然是一个单一的乐章,但其内容广泛,表现手法显示了李斯特独创的个性。两部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和A大调第二,接近他的乐队作品。李斯特还有大量19世纪歌剧咏叹调和交响乐的钢琴改编曲。在19世纪,听音乐还很匮乏的时候,李斯特的改编作品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推广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作曲家,李斯特为19世纪的标题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柏辽兹《标题交响曲》之后,开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首比较理想的浪漫交响曲来自贝多芬、韦伯和门德勒的序曲。李斯特13交响诗的标题清楚地表明了它们与文学、绘画和戏剧的密切关系。比如匈奴之战和绘画有关,马特帕是根据雨果的同名诗改编的,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角,普罗米修斯和德尔的诗有关。与柏辽兹不同的是,李斯特不注重用音乐来描述场景和事件,他从不陷入琐碎的音乐解释,而是追求对作品内容或艺术形象的哲学概括。他的交响诗更接近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李斯特的交响诗是单乐章的,保留了奏鸣曲式的一些特点。每一段速度的变化和对比,仿佛把交响组曲凝聚在一起,以主导的动机达到音乐和戏剧发展的统一。他的交响诗有《塔索》、《群山》、《理想》和《匈牙利》,其中《前奏曲》的演奏频率最高。体现了他热情夸张的音乐情感特征。李斯特还创作了《浮士德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他的交响诗在19世纪下半叶被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广泛使用,成为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乐队体裁。

柴科夫斯基(彼得·柴可夫斯基,1840—1893)。

出生在沃特金斯克。他早年学习法律,然后在司法部工作。23岁加入新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师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任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1877一次失败的婚姻,让他走到了身心严重崩溃的边缘。柴科夫斯基富有的遗孀梅克夫人的慷慨资助使他得以去义大利、巴黎和维也纳旅行,并放弃教学专攻作曲。他和梅克夫人约定永不见面,他们留下的数千封信件成为研究柴科夫斯基的珍贵资料。20世纪80年代,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他的作品在欧洲各地上演,但他的忧郁却日益加深。1893在彼得堡进行了他的第六交响曲的首演,几天后突然去世。

在当代俄罗斯作曲家中,柴科夫斯基涉猎西方音乐体裁最广,并吸收了西方音乐形式和语言的许多传统经验。虽然他有时使用俄罗斯民歌,但在作品的主题和音乐风格上并不刻意追求民族化和民间化,因此被认为是与五人组的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世界主义者。但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的音乐充满了天然的俄罗斯民族气质。

柴科夫斯基在五人乐团的影响下创作了多首标题性的管弦乐作品:《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里米尼的弗朗西丝卡》《序曲1812》《曼弗雷德交响曲》等等。柴科夫斯基和门德尔松一样,坚持用古典奏鸣曲快板的呈现、发展和重述三声部结构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他的音乐语言不是描述性的。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他从贵族父亲劳伦斯、两个家庭的世仇和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三个方面总结了这部莎士比亚戏剧。

柴科夫斯基最好的创作类型是交响乐。他在第四、第五和第六交响曲中确立了他的浪漫主义交响乐风格。他以这种宏大的器乐形式,哲理性地表达了普通人的精神历程,命运的沉重、痛苦、欢乐和憧憬,难以排解的忧郁,一系列情感的反差构成了一部心理剧。这些既揭示了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又不失人文精神的典型意义。音乐中的热情、率真和沉重的忧郁令人感动。像音准一样起伏明显的亲昵旋律,高低起伏的触感,从细致入微的乐句到气势磅礴的高潮,磅礴的戏剧气势和美妙的配器,都是它的音乐魅力所在。

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擅长细致刻画人物内心,其旋律具有俄罗斯抒情浪漫派的特点,乐队以交响技法掀起戏剧高潮。其他主要作品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钢琴组曲四季》以及100多首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