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衷成语解释
无动于衷成语解释:
无动于衷,汉语成语,拼音:wú dòng yú zhōng,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也指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默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同“衷”)了。”
例句: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神圣的抗战,死了那幺多的人,流了那幺多的血,他都无动于衷。”
《语言的魅力》: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也可用于贬词褒用。)
示例:对于老师给他提的意见,他无动于衷。面对那些少女的美色诱惑,他竟然无动于衷。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不动声色、麻木不仁、置之不理
反义词:感人肺腑、见义勇为、喜形于色、欢欣雀跃、拔刀相助、百感交集、情不自禁、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