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食壶浆的拼音及意思
箪食壶浆的拼音为dān shí hú jiāng,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一、箪食壶浆的释义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二、箪食壶浆的寓意
孟子把是否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作为占领燕国的衡量标准,他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才是国家政权的生存之基。正所谓“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必失天下。”一个国家倘若是人心所向,即便是发生外敌入侵,也会牢不可破。
反之,统治暴虑,人心涣散,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甚至出现百姓揭竿而起的局面,这样的国家政权就好比是处于风雨飘摇中的鸟巢一样,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
三、箪食壶浆的典故
战国时期,七国纷争,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313年,燕国内乱,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齐国军队趁着这一有利时机,取得了燕国百姓的支持,只用短短五十天的时间,就一举击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国的大部分领土。
齐王认为这是天意要他占领燕国,于是询问孟子。
孟子听后答道:“大王是否占领燕国,要由民心向背决定。如果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无不欢欣鼓舞,那就可以占领燕国。古人之中也曾有人这样做过,武王灭商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大王占领燕国,而燕国百姓却不欢迎我们,那就不能占领燕国。古人之中也曾有人这样做过,文王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不攻灭商朝,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大王以万乘之国讨伐万乘之国,而燕国老百姓用竹箪盛着饭,用壶装着水,夹道欢迎大王军队的到来,难道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无非是想结束原先那种水深火热的艰难生活罢了。
如果大王占领燕国之后,使得水势更深,火势更热,那么燕国百姓就会再次逃避这种艰难的生活,他们将会渴盼其他救兵的到来,所以即使大王占领了燕国,也是不会长久的。”
箪食壶浆造句
1、每当农忙时士兵常义务帮忙收割,今年农民以箪食壶浆,迎接他们。
2、时操引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3、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往往箪食壶浆来欢迎。
4、当胜利的子弟兵凯旋而归时,老百姓都箪食壶浆,热情地犒劳他们。
5、我的生活很简单,箪食壶浆就够了。
6、被暴力统治的人民在义军攻入城池后,箪食壶浆地迎接义军的来临。
7、大军所到之所,并无一人掳掠,鸡犬不惊,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劳军,但我军却并不取一分一毫,于是民心归顺,仁义之名传遍江东。
8、有山民居于中,其往来种作,黄发垂髫,箪食壶浆,并怡然自乐。
9、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10、水灾时解放军奋不顾身到灾区帮助民众撤离,灾后大家备了箪食壶浆,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