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手势的八个动作位置
音乐手势的八个动作图的位置详细解释如下:
音乐手势一般指开尔文手势。“开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手势是由韩优·开尔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因此被称为“开尔文手势”。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音唱名系统中声调之间的高低关系和调式声调的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生动。
手势通过七种不同的手势和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种不同的卷名,体现了所唱声音在空间上的高低关系。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调整和交流音高和语调的一种肢体语言形式。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调整和交流音高和语调的一种肢体语言形式。
也就是说,通过将不同手势的八个音调从do到do的抽象音高位置与人体的各个部位结合起来,就可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高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看不见”到“看得见”、“摸不着”到“摸得着”,学生可以边看手势边练唱音阶或边做手势边用钢琴模型演唱。
比如低年级的音准练习,首先让学生掌握“开尔文手势”do、mi、sol的手形,学生用琴唱do、mi、sol的音高,加上节奏和旋律1165438-33-555-1。教师应该做“做”、“热”、“米”、“索尔”和“xi”的手势。
这样,学生对音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练习re、fa、la、xi几个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手势练习四小节和八小节。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音高到音程,和声音程甚至更高的层次。利用“开尔文手势”训练语调,把枯燥的教学变成了有趣的教学。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巧妙地解决了音准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