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据报道,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有一种可以听歌的小树。如果有人在树下放音乐,树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树顶的枝叶也会随着音乐旋转180度,就像傣族姑娘舞蹈中的“扭腕”动作。音乐一停,树立刻恢复了静止状态。据观察,如果放轻音乐或抒情歌曲,小树的舞蹈动作会明显变大;音乐越优美,小树的动作就越优美。然而,一旦改为播放强劲的进行曲或嘈杂的音乐,小树就会立即停止跳舞。更有趣的是,当人们在一棵小树边慢慢低语时,它也会翩翩起舞;吵的话就不动了。因此,当地人把它命名为“快乐树”。
既然植被也可以“知音”,那么如果人们通过一些手段尽量满足农作物的“音乐”需求,是否会对农作物的高产产生奇妙的作用呢?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这方面做了实验,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果。
法国农业科学院声乐实验室的一名科学家用耳机让一只正在生长的西红柿每天“享受”3个小时的轻音乐。结果西红柿“心情好”了,长到了4斤,成了世界之王。英国植物学家葛?Al把立体声耳机放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进行实验。结果一颗白菜长到了34斤,一个萝卜长到了45斤,一堆蘑菇外径达到了0.6 m,一个番茄长到了47斤。另一位英国科学家利用音乐刺激培育出重13斤的甜菜和重50多斤的白菜,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前苏联的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种出了足球那么大的红薯,5斤重的萝卜,篮球那么大的蘑菇。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也不弱。早在1958年,他们就用超声波“音乐”来处理小麦、玉米、小水稻、蔬菜、药材等作物。结果,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大大提高,生育期缩短,产量提高10%;提前3天吐絮,提高坐桃率。
音乐之所以能影响植物的生长,是因为音乐是一种有节奏的弹性机械波,是一种能量。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化学效应和热效应。由于其对植物细胞的机械和温热刺激,使细胞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振荡分解并有效运输,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中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苹果树营养物质的运输速度通常只有每小时几厘米,但在和谐的钢琴曲刺激下,每小时的运输速度超过1米。此外,适当的声波刺激会加速细胞分裂,但如果声波太强,植物细胞就会破碎死亡。比如美国科学家把20种花放在嘈杂和安静的环境中,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噪音使花的生长速度平均减慢了47%。也有人发现,分贝140的喷气式飞机的机场附近,农作物产量很低,有的甚至枯萎,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