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街]到底是个怎样的乐队哦

幸福大街乐队成立于1999年。主唱吴虹飞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科学生,她与来自甘肃、河南、新疆来的三位乐手一起组建了幸福大街,开始了一支地下乐队的漫长创作和演出生涯。吴虹飞来自广西侗族人的聚集区,从小讲侗语和粤方言。硕士毕业后她同时成为了一名作家,从2003年到2008年,陆续出版了《小龙房间里的鱼》《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木头公仔》《这个世界好些了吗》《娱乐至死》等7本文集。近几年,幸福大街乐队几乎从各个酒吧和音乐节上销声匿迹,直到第二张唱片《胭脂》制作完毕。激烈、另类的音乐和平和低调、传统的的生活方式成为强烈的对比,是她矛盾又自成一体的精神世界。作为一支独立乐队,幸福大街早期的音乐是激进的和先锋的。2002年,《南方周末》率先报道了幸福大街的音乐和文学气质。2003年,美国教育台评价幸福大街乐队以其“迷幻、另类的唱法道出了压抑已久的激情,挑战了中国抒情摇滚的极限”。美国埃及籍的先锋派电子乐音乐家Halim EI-Dabh也对幸福大街在一个小酒吧的演出赞赏有加,认为她的声音有着南方的特质。美国威士利安大学东亚音乐系系主任郑苏教授认为这名侗族女子发出的个人的女性声音在男性为主导的中国摇滚乐里另辟蹊径。一位美国制作人如此评论:“吴虹飞确实在用她的音乐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感性热忱,带着浓重文学色彩和音乐特质。”乐评人李皖则说:“在过去的某段时间内,吴虹飞惯用的做法是献祭,牺牲地、神圣地、神情庄严地,献出自己的身、自己的血、自己的心和自己的灵魂,她用祭礼般的仪式把自己升到了接近天空的那个高度。 ”幸福大街2005年发表第一张专辑《幸福大街》,吴虹飞穿着一身红色旗袍出现在舞台之上,色调黑暗、乖戾、阴郁,是一种不肯和解的、执拗的美。而2008年3月发行的《胭脂》却加入了大量的民谣成分,变得沉静、流畅、婉转,把吴虹飞随身携带的那个与生俱来的南方,终于完整地呈现了一次。《一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粮食》、《嫁衣》、《仓央嘉措情歌》、《一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小龙房间里的鱼》,有韵的诗歌和无韵的才华,幸福大街的音乐无时不刻在铭刻着南方的气味和标记。这样的记号是如此深重,这可以把吴虹飞成就为让人一听便难以忘怀的歌唱者,却也同时存在易被厌弃的相当的危险。因为我们总是没有足够的耐性去同情苦难,尤其是当苦难似乎仅仅止于小女人似的对爱情的痛感时候。但是,睿智的我们却常常忘了,爱情的背叛、行者的孤独不过是人们漠视真实、戕害弱小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折射而已。个人精神的羸弱总是会被巨大集体潮流的强大力量所湮没。罗素称有三种单纯然而又极其强烈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这三个似乎大而无当的东西恰好是幸福大街那些有韵无韵的声音背后真正的动力。在唱歌这件事情上,幸福大街的姿态是勇敢的,奋不顾身的,而同时又是温柔,低调和优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