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音乐适合幼儿园生活的每个环节?
开学时,我们选择适合我们班级年龄的不同风格和特点的音乐,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过渡。如集体活动前播放节奏鲜明的《小麻雀》、《动物大合唱》、《这是什么》等音乐,引导孩子有序摆放椅子,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午睡后起床,我们会给孩子放《起床》这首歌,提醒他们起床。这些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和感知不同种类的音乐,找到他们的不同。2.午餐时的音乐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主要播放一些舒缓优美的中外名曲作为背景音乐。我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夹杂着一些指示的话语:今天的音乐很美,老师会看哪个孩子最好听,免得糟蹋了优美的旋律。3.排队换座位音乐
在幼儿园的一天生活中,会有很多次让孩子排队集合。没有听到我声嘶力竭的喊“排好队,排好队,排好队”。就是我吹口哨让孩子们排队。每次排队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一个词——“累”,孩子们也感觉到“累”!现在孩子排队的时候,我会放一些轻音乐,让他们带着紧迫感快速排队。现在我组织小朋友排队都不用大声说话,更不用吹口哨帮忙了。大部分孩子都能很快走到指定位置排队,同时调动整个周围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带动其他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排队。4.音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在教学检查中,我有一种感觉,音乐歌曲不像以前唱得那么辛苦了,这是把教学音乐歌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结果。因为一天生活的套路音乐来自于音乐课本的内容。比如《党党传》、《音阶歌》都是音乐课本上学到的内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让孩子很快熟悉。5.角落活动中的音乐
在整个区域的游戏过程中,我挑选了一些曲调、风格、节奏各不相同的曲子给孩子们欣赏,让孩子们自己辨别区域内的音乐分布。比如在进入区域一角之前,我就准备了班得瑞的曲子,在玩区域的过程中给孩子放一些缓慢安静的音乐,不让音乐过多干扰孩子的游戏,只是为了给孩子的游戏营造一个有趣的环境;在区域角落游戏活动结束时,可以放一些欢快、活泼、清晰的歌曲,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快速整理区域角落的游戏材料。6.静止的音乐
每天户外活动后回教室休息时,我会放“虫飞”示意他躺在凳子背上好好休息,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快到小睡的时间了。我放一些节奏明快的曲子,建议孩子们把小椅子挪到一边,然后在卫生间整齐的排好队去尿尿,准备睡觉。
7.将音乐与简单的密码说明结合起来。
在园内的儿童节活动中,我总会说一些与孩子们的套路有关的简单的口头口令,比如活动前孩子们的坐姿。当孩子们的坐姿“各种各样”的时候,我会放一些简单的曲子——12345515,66613212”。当孩子们听到这个曲调时,另外,当第一个教育活动与第二个教育活动相连时,孩子们往往会非常吵闹。这时候我会先弹小调,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坐到座位上。
我有意识地把音乐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中,这给我很深的感受,我班上的孩子们的套路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每当听到什么音乐,他们都会自觉积极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再像以前那样邋遢无序。音乐艺术教育和孩子日常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我的班级管理中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我们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套路,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