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和歌剧欣赏

经常有人说,外国歌剧真的很难欣赏:演唱者很努力地在唱,而听众却像是掉进了雾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除了几首常见的咏叹调能听出“好听”,其他的简直不堪入耳。

的确,听完整部歌剧而不知道舞台上的演员在表演什么,为什么要唱,会造成苦恼。这很正常。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邀请一个从未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到剧院听一晚上京剧,而不做任何解释,他也会大惑不解。他最多能感受到京剧的清新味道,演员们漂亮的服装和有趣的动作,如果回头看,也不会持续太久——这和我们听西欧歌剧是一样的。

我们做什么呢面对迷茫却又渴望了解戏曲、领略其奥妙的人们,有专家告诉他们“两个字的秘诀”:多听。是的,这是唯一的方法。感情上不去触碰,就永远不会进入这个世界。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补充:了解歌剧的内容。或者干脆,知道戏曲的故事。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同于交响乐、室内乐等纯音乐形式,是一种集音乐、戏剧、美术于一体的体裁。没有文学剧本的基础,就无从产生戏曲音乐;没有戏剧表演(演员动作、导演或舞蹈场景等。),无法生动清晰地体现剧情与人物的关系;没有美术(包括舞台设计、服装、道具、灯光),就无法充分展现歌剧情节发生的环境。因此,我们对渴望进入歌剧世界的朋友提出了“多听”之外的另一个要求:了解每部歌剧的故事。

比如,如果你提前看过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大仲马的小说)的剧本,你就知道这是一部悲剧,讲述了一个已经堕入尘埃,但仍希望过上纯洁生活的妓女的曲折不幸经历。那么,如果你长期听你所熟悉的《饮酒歌》这首歌,你不仅会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欢乐,还会更深刻地体会到这欢乐背后的空虚——茶花女魏·奥利耶塔的强颜欢笑和上流社会的醉态。当你在第一幕结尾聆听《茶花女》长长的咏叹调时,你会深深感受到她对幸福和爱情的渴望,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无奈和悲伤。当你听到第二幕茶花女的情人阿尔弗雷德的父亲来到她面前,要求她离开他的儿子,唱起那段温柔的咏叹调,你不仅会体会到他作为一个慈爱的父亲的焦虑,还会怨恨这种善良中隐藏的残忍和虚伪。当你听到被蒙在鼓里的阿尔弗雷德大声辱骂茶花女,导致那个可怜的女人晕倒的音乐,当垂死的茶花女在戏的最后终于找到了心上人,他们唱起了悲凉的二重唱,你不会再觉得音乐冗长莫名,而是会对乐团的每一个旋律,每一个乐句,甚至每一个和弦,每一个伴奏都非常敏感。我能理解作曲家所有的音乐手段,也能理解为什么歌手的歌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缠绵悲凉,时而歇斯底里,时而断断续续,这就变得有了特殊的意义。

除了“理解情节”这一重要方法外,在欣赏中还要注意戏曲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比如高超唱功的展示,咏叹调的戏剧性和抒情性,二人转的立体感,乐队伴奏的情感渲染,气氛的烘托等等。听多了就会明白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同一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点,不同流派的创作观点,不同歌唱家和指挥家处理作品的方式。相比之下,你会更深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歌剧是一种结合了听觉和视觉的艺术。所以如果有机会去歌剧院看歌剧,是最理想的。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舞台上演员们的肢体表演,精致的舞台设计,不同时代和风格的服装,甚至剧院里的气氛,这些都会对我们理解歌剧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社会的视听媒体非常发达和方便。我们还可以在家观看世界级演员表演的歌剧视频和激光视盘,全方位了解一部歌剧作品。

听音乐需要文化。这种文化不是指在学校学的数学和物理,也不是指语文课对文章的分析和对语法现象的理解。是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是对社会这本大书的反思。在不同的人眼里,生命的意义不同,对生命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一部歌剧作品(或者一部交响乐、室内乐,甚至一小段音乐,扩大一点,一首诗,一部小说...)也不一样。愿我们有这种文化去感受作曲家在歌剧艺术中所说的,去接受音乐中的真善美。

歌剧的世界非常迷人。一旦进入,一定会流连忘返。希望这本小书能帮助你进入这个迷人的世界。但是,最后还是要走过音乐这座桥。想要看懂音乐作品,听永远是第一位的。

然而,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与西方的“歌剧”概念有很大不同。首先,戏曲艺术不是“戏曲”,甚至不是“音乐剧”,而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戏剧艺术。

就像西医讲究每种药物的“分析”——阿司匹林是干什么用的,咖啡因是干什么用的...哪种药专门用于治疗头痛,哪种药专门用于治疗胃痛...更多的时候,是头疼,脚疼;而中医则讲究“辨证论治”,全面“调理”。如果你头痛,你的脚可能会被针扎到。如果你的“感冒”是由虚弱引起的,那么你可能会被给予“补药”,而不是“清热解毒”...

这是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

在戏剧中,也是如此。在西方,戏剧艺术被“分解”得很细,可以说“物质”被分解为“元素”:

“歌剧”是用“唱”来表达情节的,所以它不能“舞”,也不能“说”。即使是邀请客人进屋后的问候,也要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请——请坐~ ~ ~ ~”“请喝茶~ ~ ~ ~”

“戏剧”是用文字来表达情节的,所以会无休止地“说话”,就像哈姆雷特的长篇独白,一个人自言自语...在戏剧中,它几乎从不“唱歌”或“跳舞”。

“舞剧”(芭蕾舞)用“舞蹈”来表现情节,所以它的一切戏剧性内容都必须通过人体的节奏——“舞蹈”来体现。每一句话,每一次情感交流,每一个情节……都要靠舞蹈。千万不要“唱”或“说”,甚至一些静态的造型都是舞剧中的禁忌。

“哑剧”纯粹以“表演”来反映剧情(但这个“表演”绝对不包括“舞蹈”)。没有一个词,一个完整的舞蹈,一首歌…甚至没有音乐!

中国戏曲与之有着根本的不同:戏曲艺术本身首先是文学(语言艺术、诗歌、音韵等)的综合。)、音乐(演唱、伴奏等。)、美术(服装、化妆等。)和表演艺术;在表演艺术上,强调唱、读、做、玩的一体化,包括唱、说、演、舞、杂技等。

所以说歌剧是“歌剧”的一种,和西方的“歌剧”本身做比较,是很没有可比性的。如果要比较的话,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西方歌剧+话剧+芭蕾+哑剧+清唱剧+雕塑剧相比较,似乎也是合理的。

在这方面,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不如”西方戏剧——无论是从它的表现力,还是从它的“影响力”和“市场”。其次,如果把中国传统戏曲的“唱”和西方戏曲的“声乐”相比较,也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西方声乐体系按演唱者音域和唱法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包括戏剧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女中音和女中音。这种区分是由这部歌剧的作曲家做出的。一个年轻人可能是男低音演员或男高音或男中音演员的主唱。然而,一个老人也可能被男低音、男中音或男高音演唱...也就是说,表演者演唱的艺术风格是由作曲家和演唱者共同决定的。一个演员的演唱风格不是基于角色,而是基于曲调和他所唱的“声音”。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歌剧中,一个女演员是绝对不可能扮演一个应该唱男低音的角色的,对吧?

在戏曲艺术中,演唱的声乐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演员的演唱区分不是以其音域的高低为标准,而是以其角色的特点为标准。每个具体的“行当”都有自己的发声方法和唱法。

就拿京剧来说吧:萧声绝不是“男高音”;花脸绝不是“男低音”。青衣当不了“女高音”,老聃当不了“女低音”。任何一个演员,只要掌握了这个职业的唱法和发声要领,就可以唱好这个职业的角色:一个女演员可以按照花莲的唱法要领唱好张飞,一个演员也可以按照花旦的唱法要领演好尤三姐。女演员唱的男性角色,给我们展现的是一种男性性格,而不是“女声”表演;一个演员唱给我们看的女性角色,也是一个真正的女人,而不是“男扮女装”——除非他是在表演“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可见,西戏和中戏是不同体系的戏剧,不能简单类比。西方古典大歌剧在那里已经成为一门“高雅艺术”。与那些流行音乐相比,确实是一种“春雪”的艺术形式,所以听众(观众)不能与流行歌曲的听众相提并论。说有点“郁闷”也不会错。

京剧艺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种“大众艺术”,有目共睹,男女老少都听得到。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主要是“文革”的“断层”),与观众隔绝了,很多人再也无法欣赏和理解它。现在看来已经成了一种“毛病”了。所以有类似西方歌剧的“症状”。仅这一点,就有点“像”西方歌剧。

然而,如今西方歌剧被奉为“高雅”“上流社会”所欣赏的东西。京剧呢?不一样。

四大音乐剧《悲惨世界》《歌剧院魅影》《西贡小姐》《猫》...。音乐之声>巴黎圣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