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三个不同版本:情感音乐手段
以最后一个乐章的情况来看,托斯卡尼尼、卡拉扬、蒙特都很快,时间是七分多一点。塞尔、克莱伯、多拉蒂、赖纳是中速,大概七分半,伯恩斯坦、富特文格勒、博姆相对较慢,在八分钟的范围内。
前两天晚上我在加班,所以没时间听音乐。今天我继续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相比,第二乐章的行板并不是第一乐章流畅的快板风格。事实上,第二乐章的风格跨度可能是这部交响曲中最大的乐章。这是从小提琴演奏的抒情柔和部分到进行曲的庄严肃穆部分的转变。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对指挥和观众都是一种挑战。由于风格的鲜明对比,指挥对乐队的绝对控制在这个乐章中应该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没听过克伦佩雷尔指挥的版本,但我敢肯定指挥这个乐章应该是他风格中的杰出典范表现。继续选择索尼版本的Szell指挥Cleverland乐团作为标准。以下版本第二乐章的演奏时间大多在十分钟到十一分钟的范围内。因为庄严的进行曲部分,时间稍微长一点的感觉没有明显的区别。唯一的例外似乎是水星版的多拉蒂,耗时不到九分钟。下面再详细说一下。
版本1:富特文格勒在1944中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录音,EMI指挥大师系列。富特文格勒显然想在这个乐章中突出两个具有强烈动态对比的主题的碰撞。如果不小心把声音调大,第二个主题出现的时候,真的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鼓声和管乐像汹涌澎湃的海浪,让人不寒而栗。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概就是热。其实在比较抒情的部分,富特文格勒是能够快速转换情绪的,在进行曲中并没有受到一些感情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手的功力。这个动作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老的录音显然录不出这么巨大的动态范围。在高分贝段,所有的乐器都显得沙哑却微弱。
版本2:卡洛斯·克莱伯在1975DG郁金香系列中指挥韦纳爱乐乐团的录音。克莱伯基本沿袭了富特文格勒的风格,强调大对比,大动态。不过相对来说,克莱伯对这个版本的处理还是比较克制的,抒情部分比较温和。韦纳爱乐乐团优秀华丽的弦乐暴露无遗。这个版本的速度也是适中的。
版本3:皮埃尔·蒙都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录制了1960的德卡双系列。与蒙特第一乐章相比,这一乐章采用了更传统的手法,演奏速度也有所放缓。其实伦敦交响乐的演奏水平是相当高的,这个乐章确实比第一乐章更能体现这个乐团的实力。与富特文格勒和克莱伯不同,蒙特并没有制造巨大的反差,而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进行曲的节奏组织得很好,壮烈庄严的感觉并没有因为力度比较小而减弱。与BPO和VPO相比,lso总体来说也是一个均衡的乐团,但LSO的管乐音色似乎更明亮,更有流行音乐的色彩。录音还是那种感觉,似乎平衡性稍有欠缺。德卡真的是室内乐的专家,录制交响乐的麦克风摆放也是近声场风格,这一点在水星版的多拉蒂上也很明显。
版本4: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1963 DG CD配黑胶。这个版本的演奏时间没有第一乐章那么短,充分把握了行板的特点。卡拉扬也是进行曲大师,整体感觉很到位,但不是很强调对比,所以整体感觉和富特文格勒、克莱伯的处理风格不同。BPO的弦好像是一个内功深厚的高手,不那么华丽但是非常非常重,属于那种简单但是极其高级的类型。
版本5:伯恩斯坦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索尼录音。伯恩斯坦在指挥这种风格变化跨度很大的音乐方面相当得心应手。其实他老人家执导的浪漫派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都是相当准时的。伯恩斯坦对古典学派的巨人贝多芬有自己的理解。他那种把每一个音都表达的有条不紊又不让人觉得散乱的独特风格,基本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乐章的指挥风格会让一些人感到不适,第二乐章只能说是恰到好处。我还没发现第二人的指挥风格和伯恩斯坦有相似之处。可能是我的听力太有限了?
版本6:弗雷兹·莱纳进行芝加哥交响乐团RCA现场立体声录音。芝加哥的大堂确实有自己的声学特点,比较空旷的感觉贯穿了Reiner在RCA录制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现场立体声系列。在这个乐章中,赖纳不是用声音的强弱而是对节奏的把握来表达两个主题的不同。富特文格勒和克莱伯的处理更令人印象深刻,主题更鲜明,而更传统风格的处理没有F和K的特殊性,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在节奏的变化和力度的微调过程中,两个主题的过渡部分的连续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赖纳属于音乐色彩的大师,他非常擅长用一种自然的过渡来表达那种情绪的连续变化。
版本7:多拉蒂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水星演奏现场录音。这是典型的靠近声场的录音,强调每个乐器的细节。这可能也是所有发烧式录音的一个趋势。有人曾经说过,听《黑教堂》用显露式耳机就能达到几个人的水平(明显夸张),而DG和EMI的录音则属于相反的风格,即更注重整体声场风格的记录。这个版本的多拉蒂第二机芯最棒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清晰地校准什么乐器在什么方向,在什么地方。中提琴、大提琴、长笛、铜管都可以有明确的定位。在RCA现场立体声系列和Mercur现场演出系列SACD版的多声道版本中(以两三声道为主),声场定位得到了更好的体现,完全基于自然声场,符合音乐厅中间空间的分布。这不同于一些“时髦”的多声道DTS和DVD-Audio流行音乐专辑。那些专辑里的乐器摆放完全是人为混音的结果,因为按照听众的位置,乐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到后环绕声道。但如前所述,这个版本不到九分钟,对于一个包含了雄壮进行曲的乐章来说,确实有点仓促。因为这个进行曲的基调与第三交响曲的葬礼进行曲不同,速度自然不需要那么慢来突出凝重的情感,但足够的抑扬顿挫绝对可以增加铿锵有力的节奏。这是这个版本令人费解的地方。
版本8:卡尔玻姆指挥韦纳爱乐乐团,DG双系列。玻姆的第一乐章也相当长且缓慢。但奇怪的是,听的感觉并没有校准的感觉那么慢。博姆是真正的大师。可能很多人不太喜欢他的风格,他的录音也远不如卡拉扬和伯恩斯坦,但他对莫扎特的精通也是大家公认的。贝多芬的奇异交响曲所体现的激情,确实与玻姆的最佳风格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一个饱经风霜、人生阅历丰富的老人,用冷漠的眼光看世界,贝多芬的演绎也是认真的。波姆在DG的录音早就被掩盖在卡拉扬在DG录音的光环下,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错误。那老人本人呢?可能他自己也不太在意吧。从他的录音来看,他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但他的录音贯穿着美学思维。没错,博姆的Bev也贯穿了这种美学思维,那就是如何在德奥精准指挥的基础上打得更漂亮。
版本9: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RCA历史录音。托斯卡尼尼的指挥属于那种简洁流畅无废话的类型。他的友情也体现了这种很单纯的性格。第一乐章相对短暂的七分钟让托瑞彻底上瘾。我估计他抖警棍的频率相当惊人,因为以这个速度,像他这样,每一个音节都干净利落,毫不含糊地坦白,体力消耗应该是相当大的。在第二乐章中,他的风格依然是简单的,但简单并不意味着简单,也不意味着牺牲本该表达的情感。我觉得大师之所以还有很多崇拜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知道忠于原谱是指挥的首要目标,而之所以忠于原谱,就是想通过乐谱表现作曲家当时的真实感受。风格简约的指挥家很多,也有很多风格比较感性浪漫的指挥家,但是有多少人明白音乐本身已经到了照顾老人的程度?这个录音差的无可救药,音乐和音质,你选哪个?
版本10:塞尔指挥的克莱夫兰管弦乐团,索尼出品。塞尔的第二乐章延续了第一乐章中所强调的命运的严肃性。是的,Szell可以反映一种非常严肃的情绪。第二乐章的进行曲部分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一个记录较好的版本。这是进行曲,这是进行曲的节奏,无疑是准确的,也是非常严肃的。就连停顿也是如此精确。如果你跟着他的音乐默默喊一、二、三、四拍,你就明白他有多准了。要知道,跟着CD和熟悉的数字喊节拍并不难。站在舞台上,这么大的乐队需要打理,按照自己的思路指挥它的特色也不容易,所以还是挺准的。越来越觉得Szell全集比Karajan1963全集更适合第一次接触北教的人。当然卡拉延1963全集也是相当准的,缺点是录音好像不太好。Szell的全集除了录音略干,整体清晰度比红牌好。
Bev的第二乐章比较长,比较复杂,情绪切换的范围比较大。每听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而且每个命令的切入点好像都不一样。当我开始写自己的感受时,我是不是想再听一遍,继续寻找更多的细节?考虑到这样的疑惑可能永远不会结束,就到此为止吧,还是粗略浅显的写出来吧。如果以后真的觉得新了,改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