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乐巨匠贝多芬,有种六百字的感觉

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他的天赋很早就被父亲发现了。可惜贝多芬的父亲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让贝多芬每天练琴,不管心情如何,刻苦训练。有时候他甚至会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放在一个房间里关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非常悲惨。他的母亲在他16岁时去世,他的父亲成了一个挥霍无度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在贝多芬的头上,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导致了他暴躁古怪的脾气。但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中。由于他的才华和勤奋,他很快就出名了。当他陶醉于音乐带来的快乐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他的耳朵,但是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伟大音乐家却是聋子,这是普通人无法接受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剧的,充满灾难的,但他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他能做到正常人做不到的事?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我看来,贝多芬的成功是因为他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无所畏惧。这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经常会想到向别人寻求帮助,而不是直接面对困难,下定决心解决困难。而贝多芬则因为脾气古怪,没人愿意和他做朋友。所以面对困难,他只能孤军奋战。虽然孤独,但我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能被打败。

最后,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记住贝多芬,像贝多芬一样生活。

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编号,65,438+00首小提琴奏鸣曲,65,438+06首弦乐四重奏,65,438+0首歌剧,2首弥撒,65,438+0首清唱剧,3首清唱剧。还有大量的室内乐、艺术歌曲和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被尊称为“乐圣”。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祖籍是佛兰德斯。从小跟父亲学音乐。他很早就表现出音乐天赋,八岁就开始表演。十七岁时,波恩法庭资助他在维也纳攻读哲学,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与莫扎特有了短暂的接触。1792在海顿的指导下赴音乐之城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很快,创作了一大批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的命运》、《田园交响曲《合唱序曲》埃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音乐》、《风暴》、《热情》、《黎明》等。他融合了古典音乐的成就,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之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位有创造力的作曲家。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他,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都经历过各种磨难。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根据他们的生活写了《名人录》。贝多芬19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给贝多芬带来了自由、平等和爱的希望。

从1796到1800的四年里,贝多芬的耳朵日夜响,这是耳聋的征兆。贝多芬的听力从26岁开始减弱,也就是1820,中年失聪。他的音乐作品包括《月光奏鸣曲》和《C小调第五交响曲》。

他所有的九首交响乐都是在维也纳首演的。1805年,他唯一的歌剧作品《费德里欧》也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演。贝多芬被后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乐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激情。他的第九交响曲是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创作的,现在已经成为欧盟国歌。

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岁,听力逐渐下降。四十五岁的时候,我完全聋了,只能通过一本说话本和人说话。但孤独的生活并没有让他沉默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被封杀的封建复辟时代,他依然坚守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仰。他通过演讲和作品,为共和国的理想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争取民主的革命热情,写出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飓风运动的影响,作品个性鲜明,较前人有很大进步。

在音乐演奏上,他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极大地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其获得了交响的戏剧效果,使交响乐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迁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九交响曲》、《英雄第三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田园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交响曲》以及最著名的歌剧《费德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