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二册第十三课贝多芬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怎么知道...贝多芬是一个...
作为“音乐圣人”,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成就无与伦比;作为与苦难命运抗争的代表,贝多芬同样受到崇敬。贝多芬在各方面都是一个非凡的人。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贝多芬这样的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聚焦于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贝多芬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当有人拜访他,想了解他时,他会感动得流泪;无故被打扰时,他也会表现出不耐烦;面对耳聋的打击,他不禁叹了口气,感到虚弱无力。但贝多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作为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打击就是耳朵听不到音乐。然而,他并没有在耳聋的冲击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残酷的事实。他一方面尽可能独立地处理日常琐事,另一方面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宁静,倾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冲动,用“心”去观察和思考生活,然后把这种思考付诸音乐,把音乐从一种娱乐的工具变成一种表达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和自己的信念与意志。甚至连世界的概念都传达出对自我或自然神秘而难以言说的感受,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使音乐成为思想的载体和灵魂的归宿。这篇论文的作者展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不仅描写由远及近、自上而下有条不紊,而且形式生动。从贝多芬的肖像描写中,展现了他的人生经历、性格和独特的精神世界:他“很旧,甚至不整洁”的服装,“一直拖在衣服后面的助听器”和“早就失败了”、“悲伤的”面容和蓬乱的头发。但同时,他宽阔的肩膀、有力的双手、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巴,这些看似挑起生活和命运重担的东西,无不显示出他不屈不挠的反抗不幸的意志。这篇论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按照采访的顺序,首先从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者——女仆的角度,说明贝多芬的基本生活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然后用一个第一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重新塑造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作者让主人公自己说话,揭示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部逐渐渗透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展现了贝多芬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